
選礦試驗的類型劃分
1、可選性試驗--是地質勘探部門為勘探礦床礦石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經濟上是否合理,能否為制定工業指標和礦床評價提供依據的試驗。主要研究和探索各種類型和品級礦石的性質和可選性差別,基本選礦方法與可能達到的選礦指標,有害雜質剔除的難易程度,伴生成分綜合回收的可能性等。
2、實驗室小型流程試驗--是繼礦床地質勘探完成后,對礦石礦物特征和選礦工藝特性、選礦方法、工藝流程結構、選礦指標、工藝條件和產品等可行性研究或者初步設計之前進行的試驗。
3、實驗室擴大連續實驗--是繼小型流程試驗完成后,為確定流程動態下的選礦指標和工藝條件。根據小型流程試驗確定的流程,用實驗室設備模擬工業生產過程的磨礦、選別及脫水作業進行的連續性試驗。(模擬性和可靠性都比小型流程試驗好)
4、半工業試驗--為了驗證實驗室試驗的工藝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產的技術經濟指標,為選礦廠設計提供可靠的依據或進一步做工業試驗打下基礎而在專門建立的半工業化試驗廠或車間進行的半工業試驗。
5、工業試驗--是專門建立的工業試驗廠或利用生產選礦廠的一個系列甚至全廠進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試驗,由于其設備、流程、技術條件與生產或今后的設計基本相同,故技術經濟指標和技術參數比半工業試驗更為可靠。
6、選礦單項技術試驗--選礦單項技術試驗包括單項新技術試驗和單項常規技術試驗,其中單項新技術試驗包括新設備、新工藝、新藥劑、新材質試驗等。凡采用尚無使用經驗的新技術必須“一切通過試驗”的原則,取得技術鑒定資料后,并由設計單位認定是可靠的,方能自設計中采用。







注意做好永磁筒式磁選機的維護工作,這樣才能長久有效的使用磁選機,保證磁選機的使用壽命。提供維護好磁選機設備的幾點建議,如下所示:
1、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開式齒輪應有足夠的潤滑油,軸承蓋上的注油孔,應每三個月注油一次。
2、經常檢查圓筒上的耐磨層,對松脫或端頭處應及時修理,在修理時斷頭處的膠條及圓筒表面應用砂紙打凈,然后用膠粘牢,好再用鐵絲連接起來,以防再短。
3、應除去礦漿中大塊鐵塊或焊條頭之類的東西,以免當給礦量小時,這些東西帶不上來,很快就會把筒皮磨壞。圓筒上是否有鐵塊,可在停車時通過兩端的觀察孔檢查。
4、給礦前,先開車給水,停車前,先停止給礦。當使用一段時間需要拆開檢查時,先把帶有軸承座的小軸拆下來,這樣就會露出一個小軸頭,用根口徑合適的管子套住小軸頭,將其放在枕木上,松開端蓋螺釘,取下端蓋,把筒移到一端,磁系即露出。檢查軸承是否完好,磁塊是否損壞,筒內是否有其他東西。
5、需要更換磁塊時,注意磁極不可裝反。每一個磁極均有N、S兩個極,用一根細繩拴住一塊磁塊用手提起,就會發現,有一個面總是指向地球的南極,這個極就是S極,另一個極就是N極,做個記號,以這個磁塊為準去檢查壞磁塊,根據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道理,判明損壞的是哪個極,一般頂上的斜磁塊容易磨損。壞磁塊必須及時更換。如果磁塊僅僅裂了而不缺塊,手頭又沒有備用磁塊,可將磁塊表面用酒精或洗凈,用環氧樹脂粘上后繼續使用。


如果磁選機筒內磁塊脫落,此時圓筒有咔咔的響聲,嚴重時把筒皮劃破,此時應立即停車檢修。防止磁塊再次脫落,在檢修時可用薄銅片將磁系兜住。
為防止磁塊再次脫落,可用薄銅片將磁系兜住,并在日常工作時嚴禁螺絲、螺母或其他金屬雜物進入磁選機。磁選機內進入障礙物,輕者將筒皮劃出痕跡,重者卡住圓筒或將筒皮劃破,,出現此現象時應立即停車取出障礙物。
磁選機廠家平時應嚴禁將螺栓、螺母、鐵絲及其他金屬物品掉進磁選機,為防止大塊礦石隨礦漿進入磁選機,應在給礦處加篩板擋住大塊和雜物,并經常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