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選機是磁性物料進行選別時非常重要的選礦設備之一。相信對磁選機有一定了解的用戶都應該知道,影響磁選機物料選別的因素有很多。給大家介紹的正是其中三個關鍵因素。
1、礦石粒度由磁滑輪的磁場特性決定,如果磁滑輪規格大,磁場作用深度大,則入選粒度可大些。但磁滑輪選別細粒物料效果不佳,尤其對0.5mm細粉選別效果較差。礦石磁性率高,選別指標好。礦石磁性率低,廢石量增大,廢石品位升高,作業回收率下降。礦石水分高時(大于3%)選別效果不好,廢石量減少,可能是由于水分高時物料之間黏結力增大,松散不好。據經驗,原礦水分不應超過2.5%。
2、磁選機分礦板位置應做成可調的,礦石性質不同或要求的分選指標不同,分礦板的位置也不同,需通過試驗來確定。給礦量和料層厚度與入料大粒度有關,料層越薄,選別效果越好,當料層厚度超過入料大粒度的2倍時,分選指標變差。如果采用槽型膠帶運輸機運輸礦石,在進入磁滑輪之前,應設置把式機構將物料扒平成薄層狀入選,效果才好。否則礦石堆在膠帶中間,磁滑輪的磁場大部未能利用,且堆在一起的礦塊互相干擾,選別效果不佳。
3、磁選機磁滑輪磁場強度越高,甩出廢石的品位越低,作業回收率越高。近幾年,隨著礦產資源的減少,原礦顯得寶貴,許多選礦廠紛紛改用高場強的磁滑輪,以降低廢石品位。有的選礦廠對原磁滑輪選出的廢石再用磁滑輪進行掃選,也收到同樣效果。磁滑輪的轉速決定膠帶的速度,因此速度越高,礦石受到的離心力越大,甩出的廢石量越大;而速度過小時,廢石甩出的拋射角小,廢石產率降低。







磁選工藝過程中,基本的工藝流程是給礦、破碎、篩分、破碎、磨礦、磁選、排礦。在磁選工藝中影響筒式磁選機磁選的的因素,我們已經做過介紹,今天我們主要對于磁選過程中篩分的重要意義。在各類選礦過程中篩分設備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破碎作業進行預先篩分和檢查作業,選別作業前的準備篩分;在破碎篩分廠中,用作將物料分成各種粒級產品的獨立篩分;此外,還可用于脫水、脫泥和脫介質等輔助作業。常用的篩分選礦設備有振動篩、固定篩、滾動篩、圓筒篩、弧形篩和細篩等。影響篩分設備工作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幾類:
一、粒度。當顆粒粒度接近篩孔尺寸時,篩分效率明顯降低??偤Y分效率隨著近篩孔顆粒的比例增加而明顯減少。近篩孔顆粒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因為這些顆粒趨于限制或堵塞篩孔,使篩子的有效篩分面積降低。這是閉路破碎流程中篩子經常出現的流程,在閉路流程中近篩孔物料逐漸增多,使篩分效率逐漸降低。
二、給料速度。篩分離度的分析原理是使用較低給料速度和較長篩分時間可達到幾乎完全分離。在篩分實踐中,考慮經濟成本則要求采用較高的給礦速度,且要減少物料在篩面上的停留時間。在較高的給礦速度下,篩面上形成厚料床,而細粒必須通過厚料層才能有機會進一步通過篩面。終結果是使篩分效率降低。對于任一分離作業,高產量和往往是兩個相互矛盾的要求,為了得到佳結果,就必須綜合考慮以上兩個指標。
三、篩子傾角。如果顆粒以小傾角接近篩孔,使篩子看起來是下場的有效孔徑,且近篩孔顆粒幾乎不能通過。篩面的傾角影響顆粒進入篩孔的角度。某些篩子利用此作用分離比篩孔更細物料。篩子角度也影響顆粒沿篩面運動的速度,在篩面上的停留時間和顆粒通過篩面的概率。
在磁選機磁塊安裝過程中,我們通過之前對磁塊安裝的了解可知,磁塊安裝,重要的是磁塊的排列,磁塊能否合理的排列是決定磁系結構,磁場強度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之前磁系寬度、半徑是決定處理能力大小的關鍵文章中,我們分析了磁系的排列,磁系的寬帶,磁系半徑對于磁選機處理能力影響的意義。磁選機的磁系由磁極和磁導板構成,設計磁選機的磁系各部尺寸時是結合磁塊尺寸考慮的,磁極的寬度可用若干塊磁塊并列來達到,而磁極的高度是若干塊磁鐵摞合形成的。
說明了磁塊安裝中磁系排列的重要意義,同樣,在磁塊維護這塊要注重。還有就是磁筒的更換,在更換磁筒的過程,要注意干式磁選機的輥磁筒是干式磁選機中的易損件,也是影響磁選質量及生產率的主要部件,磨損后都應及時更換。干式磁選機輥磁筒更換時,應先用鉤形扳手擰下圓螺母,再用拉子將輥磁筒拉出。為保證轉子運轉平衡,換磁輥時應注意成套更換,換后應做靜平衡試驗,以使干式磁選機工作穩定。裝配時一定要將螺母擰緊,并注意不要漏裝彈簧墊圈。

